苹果在智能手机设计上的每一步进化,几乎都代表着整个行业的风向标。从初代iPhone的实体按键、到iPhone X引入“刘海”,再到iPhone 14 Pro的“灵动岛”,每次的变化都影响深远。而如今,根据多方爆料,苹果正在为2026年发布的iPhone 18 Pro系列准备一项重要创新——屏下Face ID技术。
屏下Face ID正式登场,iPhone外观即将迎来新纪元
Face ID自2017年随iPhone X推出以来,一直是iPhone核心的生物识别技术,其安全性和精准度远超Android阵营的面部识别解决方案。目前Face ID组件仍需依赖于屏幕上方的“灵动岛”区域来运作。
但在iPhone 18 Pro上,苹果将首次尝试把Face ID模组完全隐藏于屏幕下方,仅在左上角保留一个小型前摄开孔——这代表着iPhone将朝向真正“无开孔”的全面屏时代更进一步。
克服技术瓶颈:红外线穿透与OLED屏幕的矛盾
Face ID的原理依赖于红外线点阵投影和3D深度扫描,这就需要Face ID组件能穿透屏幕准确识别人脸。然而OLED屏幕天生对红外线的阻挡性极强,这是长期以来阻碍Face ID“下沉”的最大技术难题。
为此,苹果正在尝试通过特殊区域穿透技术与新型显示材料,使屏幕部分区域可以让红外线顺利穿透。同时,工程团队也在同步优化算法与硬件结构,以补偿识别信号的损耗和光学干扰。
屏下Face ID+左上角前摄,“灵动岛”或被淘汰?
虽然Face ID将被隐藏,前置镜头仍保留在左上角的小开孔位置,这种设计被称为HIAA(活性区域开孔)技术,目前主要由三星等面板厂商推动。它能在保证摄像头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屏幕视觉干扰。
未来的iPhone 18 Pro将实现视觉上的极简统一,进一步增强沉浸式体验。而“灵动岛”作为iPhone 14 Pro系列以来的标志性设计,虽然可能不再硬件上存在,但在软件UI层面可能会继续保留其交互功能,用于填补状态栏中间区域的视觉空缺。
与安卓对手差异明显,Face ID仍是无可取代的优势
虽然部分Android品牌已实现屏下摄像头技术,但它们普遍仅依靠2D前摄进行解锁,安全性远逊于苹果的3D Face ID。许多安卓厂商最终仍依赖指纹识别作为主要解锁手段。
苹果的目标显然更高:在不牺牲安全性、识别速度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,实现无开孔的全面屏外观。这也再次印证了Face ID技术的复杂性和苹果工程团队的高门槛挑战。
iPhone 18 Pro,全新设计革新即将启航
根据《The Information》、Ross Young 和中国数码圈消息,苹果目前已在iPhone 18 Pro原型机上测试屏下Face ID技术,并计划将其应用于iPhone 18 Pro与Pro Max两款旗舰机型。
而标准版的iPhone 18及传闻中的iPhone 18 Air,预计仍会保留现有的灵动岛设计。
这场从“刘海”到“灵动岛”再到“无缺口”的转变,是苹果在设计美学与技术突破上的完美结合。若屏下Face ID顺利量产,iPhone 18 Pro势必成为苹果手机设计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