🧩 「环保」的背后,是一场精致的商业算计。
📦 当你买手机,发现连线都没了
在 iPhone 17 系列刚发布的档口,索尼也低调推出了自家的新机 —— Xperia 10 VII。
这台手机配置没啥亮点,但开箱那一刻,真让人愣住:盒子里,连一根 USB-C 数据线都没有。
没错,不只是充电头,现在连线也要自己买了。
五年前,手机厂商开始打着「环保」的旗号,慢慢地在包装盒里做“减法”。
如今,盒子越来越轻,配件越来越少,理由依旧是那句——为了地球更美好。
但真的是为了环保吗?
🌍 环保的生意经:从理念到利润
2020 年,苹果在 iPhone 12 上第一次取消随机附赠的充电器和耳机。
当时的说法非常冠冕堂皇:
“全球已有超过 20 亿个苹果电源适配器,继续送新的,只会造成电子垃圾。”
听起来确实很高尚。
据称,仅这一举动每年就能减少 200 万吨碳排放,相当于少了 50 万辆汽车在路上跑。
但事实是:
- 不附带充电器,让每台 iPhone 的物料成本下降。
- 包装盒更小,一个托盘能多装 70% 的手机。
- 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也随之暴降。
苹果一边节约成本,一边收获了「环保先锋」的美名,
利润与形象两手抓,何乐而不为?
🎧 从少配件到多花钱:新市场诞生了
还记得当年苹果取消 3.5mm 耳机孔时的理由吗?
“为了腾出更多内部空间。”
几年后,EarPods 被彻底移出盒子,而AirPods横空出世。
一个原本属于用户的标配,变成了新的消费选择。
结果?
- AirPods 年营收高达 398 亿美元,
- 预计 2026 年累计营收将突破 1000 亿美元。
这波操作简直教科书级:
省下耳机线,减少碳排放的同时,还打造了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全新市场。
到了 iPhone 12 去掉充电头,故事更成熟了。
苹果说「你们家都有充电器」,
却没说大家手里那颗是 5W 老古董,而新机支持 20W 快充。
想体验快充?很简单,掏钱买。
🔋 真环保,体验却真不好
不可否认,少配件确实能减少浪费,也能推动新技术的发展。
但消费者的体验,却被狠狠“减配”了。
想象一下:
- 拿到新手机,却因为没头没线,第一天充不了电;
- 老人换机,找不到兼容的充电器;
- 想听歌,却发现没有耳机孔,也没附耳机。
在 iPhone 2G 时代,苹果恨不得塞满配件让你即刻上手;
而如今,你得自己去补齐这些“必需品”,才能正常使用。
这不是进步,而是体验的倒退。
消费者被教育成「习惯了没有」,厂商则笑着数钱。
⚖️ 环保还是算计?
我们支持环保。
我们愿意为更绿色的生产方式买单。
但我们反对打着环保的旗号,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。
当一个原本应该标配的东西,被拆出来卖两次、三次,
当“环保”变成“算计”,
那就不再是为了地球,而是为了利润。
🧠 写在最后
从取消耳机,到不附充电头,再到现在连数据线都不送,
这条“减配”之路,已经走了太远。
环保从来不是错,
错的是——厂商把用户体验当作可以牺牲的筹码。
如果未来有一天,我们买手机前还得自备「全套配件包」,
那或许该重新问一句:
真的是为了环保?
还是,为了让你多买一点?
✍️ 作者:全能玩机
📱 关注我,带你看清数码圈的「真环保」与「真生意」。